1
引言
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能源转型加速以及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低压电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实现电能分配、控制、保护和调节的关键基础元件,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低压电器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5年上半年的出口表现具有重要指标意义。深入剖析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出口情况,有助于业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依据,助力我行业在国际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2
出口总体态势
2025年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出口额实现强劲增长。我国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低压电器累计出口额达122.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6.1亿美元增长15.2%,超过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整体增速(8.2%),行业国际竞争力凸显。从月度走势看,各月出口额虽有起伏,但整体呈现上扬态势。一季度出口额受春节影响呈“V”字型波动,进入二季度,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各月出口额稳定在22亿美元左右,且二季度同比增长率(16.7%)较一季度(13.5%)有所提升,行业出口动能稳步增强。
纵观近十年的上半年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低压电器出口额增势延续。2015-2020年间,出口增长相对平缓;2021年,行业凭借全球疫情后需求反弹契机与供应链优势,出口额同比激增39%;2022年继续攀升;2023年受海外通胀、需求收缩及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出口出现回落;2024年迅速修复;2025年上半年以122.2亿美元创同期新高,较2015年上半年增长86.6%,十年间增势稳健。这一趋势既体现全球市场对中国低压电器需求的持续扩大,也印证了行业在技术、产能、市场布局上的升级成效,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3
出口市场格局
在出口市场方面,新兴市场的崛起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力量,而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则表现各异,整体市场格局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其中,越南市场尤为突出,已成为我国低压电器出口最大增长动力。2025年上半年,我低压电器对越出口11.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0.6%,占我国低压电器出口总额的9.6%。值得关注的是,越南海关2025年1-5月数据显示,自中国进口低压电器金额占越南低压电器进口总额的比例大幅攀升至57.7%,较2015年提升25个百分点,形成绝对主导地位(见图4)。中越贸易增长主要来自越南本土基建需求与转口贸易的“双轮”驱动,一方面,越南政府持续加大电力、工业及建筑领域的基建投资,拉动本土需求持续释放;另一方面,转口贸易显著增长,2025年前五个月,越南对美国出口低压电器达5.6亿美元(占其低压电器出口总额的27.9%),同比增长17.1%,反映出在美国关税波动背景下形成的新贸易格局。然而,2025年8月7日,美国针对转运商品征收40%额外关税的行政命令正式生效,转口模式难以为继,预计将对中越间低压电器贸易产生影响。
印度市场正逐步释放巨大结构性机遇。上半年,我国对印度低压电器出口额达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8%,1-5月,自中国进口低压电器金额占印度低压电器进口总额的比例达30.9%,过去十年间该份额保持稳定小幅增长(见图5)。此增长态势源于印度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印度政府大力推动电力项目建设,低压电器作为配电系统的核心组件需求量大,然而印度本土产能不足,难以满足自身市场需求,因此对进口产品存在一定依赖,而中印地理位置近、交货周期短,且我国低压电器产品覆盖从中低端到智能化的全谱系,很好匹配印度基建需求,因此成为该国首选进口源。
美国市场受贸易壁垒持续压制,正倒逼我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我低压电器对美出口额12.4亿美元,同比下降6.2%,在我国低压电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降至10.2%。更值得警惕的是份额的长期萎缩:我国产品占美国低压电器进口份额从2015年的26.7%萎缩至2025年的13.5%,十年间流失13.2个百分点(见图6),墨西哥、越南等正逐步替代我国成为美国低压电器核心采购来源地。中美低压电器贸易规模缩减,主要源于关税壁垒升级、供应链区域化重构及技术适配脱节等多重因素,深层反映产业的价值链从全球化向区域化演变。面对新格局,我企业需通过产能转移、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重构竞争力,尤其需攻克智能化技术瓶颈以突破高端市场。
德国市场凸显我行业在高端领域的攻坚挑战。2025年上半年,我低压电器对德出口额5.1亿美元,同比微降0.7%,但我国产品占德国低压电器进口的份额却呈韧性上升态势——2025年1-5月占比达20%,较2015年提升4.1个百分点(见图7)。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市场,由于自身经济增长乏力,工业和民用领域对低压电器的需求增长缓慢。同时,虽然德国制造业正向工业4.0转型,对高可靠性、定制化低压电器需求提升,但高端市场仍由本土企业及日企主导,市场竞争激烈。当前中国对德出口温和增长,既反映出产品性价比优势对德本土产能结构性缺口的填补作用,也凸显了我高端产品在技术认证、品牌生态与服务体系三重壁垒上仍需发力。
4
出口产品结构
接插件品类在我国低压电器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成为行业出口增长的核心支柱。2025年上半年,我接插件出口额达58.6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占行业出口总额的47.9%,增速显著高于低压电器各品类均值(见图8)。其爆发性增长源于供需双重动力:一是需求侧受全球电力产业扩张的强劲拉动,尤其是5G通信建设、消费电子及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旺盛需求;二是供给侧依托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从铜材、塑胶原料等基础原材料,到精密模具、电镀加工等关键环节,均已形成高效的接插件生产集群,不仅在成本上较国际同行具有绝对优势,更能敏捷响应各类国际订单需求。
自动断路器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升级,技术附加值持续提升推动了出口增长。2025年上半年,该品类出口额达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需求端的增长动力呈现明显的分域特征:工业领域,全球智能工厂建设进程加快,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要求也持续提升,尤其在预测性维护、能耗动态管理等应用场景中,对自动断路器的需求提升;民用领域,则受益于智能家居普及率跃升,家庭安全用电产品向主动防护型物联网断路器迭代,进一步释放市场空间。从供给端看,目前,许多国内企业已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断路器产品,其中远程诊断、故障预警等物联网功能,已成为突破国际市场的核心优势。
其他品类稳健发展,插头、插座、电路保护装置、开关、继电器等其他低压电器产品的出口也均实现了稳定增长,这些产品应用场景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国低压电器出口产品的丰富结构。
5
出口省市分布
我国低压电器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合计占比超过70%,反映出区域产业集中度高、配套完善的优势。
广东省作为全国低压电器出口第一大省,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占比达32.9%,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出口产品以接插件、插头插座和开关为主,其中接插件产品占比高达55.7%,同比增长33.3%。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美国、越南和加拿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美出口同比下跌10.2%,但对加拿大市场出口接插件产品激增231%,带动对加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6.7%,显示出市场多元化策略的成效。浙江省出口额占比22%,位居第二。主要出口产品涵盖插头插座、接插件、开关及自动断路器。美国、俄罗斯、英国和巴西是其主要出口市场。其中,对俄罗斯和英国的自动断路器、插头插座类产品出口同比大幅增长,成功扭转去年同期下跌态势。江苏省出口额占比15.9%,排名第三。接插件是其核心出口产品,占该省低压电器出口额的66.5%。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越南和墨西哥。上半年,对越南和墨西哥的接插件出口显著上涨,有效拉动全省低压电器出口额增长。
6
低压电器行业的全球
需求与中国产能
据Global Growth Insights测算,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97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092.9亿美元,并有望在2033年达到2725.4亿美元,预测期内(2025-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12.1%。这一强劲增长主要由能源转型、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及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等多因素驱动。亚太地区将凭借其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则在高端、智能化产品领域保持着稳定需求。
面对全球旺盛的需求,中国作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业大国,凭借稳定的产能供给和完整的产业链为满足全球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1.7%。虽然该数据随市场供需关系有小幅波动,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充裕,能够有效承接全球订单。
此外,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供给优势不仅体现在产能规模上,更体现在其综合竞争力上:产业链方面,拥有从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到成品组装的完整低压电器产业链,具备强大的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确保供应链的稳定、高效。成本控制上,规模化生产和成熟的制造工艺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使中国低压电器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具备极高的性价比。技术创新领域,我低压电器企业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智能化、模块化和小型化产品,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持续提升,正稳步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的跨越。这种“规模+韧性+创新”的复合型供给优势,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的核心地位,更为应对未来需求升级与竞争加剧奠定了坚实基础。
旺盛的全球需求与中国稳定高效的产能供给形成了良性互动,正持续为中国低压电器出口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并为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7
展望
2025年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出口的强劲增长,本质是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与产业链效率协同发力的结果。2025年下半年,行业有望延续两位数增长。一方面,新兴市场基建红利将持续释放,为低压电器需求提供稳定支撑;另一方面,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成本效率优势及智能产品技术突破,将支撑出口结构向高附加值跃迁。此外,长期需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深化与新兴市场本土化替代风险,通过“技术+产能+服务”三维升级,巩固全球低压电器供应链核心地位,为行业长期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执笔:中国机电商会低压电器分会 杨彤 袁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