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供需结构现深刻变化,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将承压——2025年上半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分析
最新动态
供需结构现深刻变化,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将承压——2025年上半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分析
2025-08-081


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各主营厂商对美加急出货、提高库存水平,推动上半年我国计算机产品(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下同)出口同比增长1.7%。受美国对全球各主要生产国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化及主营厂商订单产能布局调整的影响,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的供需结构出现深刻变化,全年出口预计承压下降。

图1.jpg

1


订单产能加速转移致

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承压

(一)上半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增速收窄

我国出口的计算机产品主要包含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存储部件、电脑监视器及其他计算机零部件等。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9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7%,占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5.4%。不过,二季度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500.8亿美元,同比下降2.7%,相比一季度6.8%的同比增速有明显回落。其中,6月出口额同比下降2.6%至177.3亿美元,已连续第3个月同比下降。

图2.jpg

笔记本电脑作为出口重点产品,占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额的36.2%,上半年出口量值双降。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3.3%至353.8亿美元,创2019年以来的半年出口额新低,出口量为6677.2万台,同比下降2.8%,出口量值均已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此外,平板电脑作为另一重要细分产品,占我国计算机产品总体出口额比重小幅下降至10.6%。受到高单价产品订单产能调整影响,上半年我国平板电脑出口单价同比下降10.7%至201.5美元,降至2018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拖累其出口额同比下降7.8%至104.2亿美元;而伴随上半年各厂商集中出货,换机需求拉动我国平板电脑出口量同比增长3.2%。

(二)全球出货增长稳定上半年我计算机产品出口水平

受到全球厂商为应对关税冲击的加急出货的主要影响,结合全球计算机AI性能提升及终端导入推动了设备更新,上半年全球计算机市场需求增长。国际研究机构IDC统计,二季度,包含笔记本电脑在内的全球传统PC出货量同比增长6.5%达到6840万台。作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全球出货增长稳定了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水平。

图3.jpg

二季度全球计算机市场需求的增长,大部分是由美关税政策带来的加急出货带动。据行业消息,多家外资主营品牌厂商已于上半年提前大量存货至美国市场,目前销售的产品主要仍以先前囤积库存为主。此外,个别厂商表示2024年四季度已提前在美市场启动策略性备货,备货量约可供给三到六个月。不过,伴随美国库存消耗、关税政策陆续实行,美国市场的计算机产品将通过涨价来抵消关税成本,预计将拖累美国这一全球最大计算机市场的需求。

在影响需求的众多因素中,AI PC虽然目前贡献有限,但伴随产品渗透率提升,作为新动能将持续给行业带来增量需求、提升平均单价,拉动出口额增长。

(三)订单产能调整是重要拖累因素

我国作为全球计算机产品的主要产地,供应链效率和完整性具备明显优势,但我国与各主要生产国间的潜在关税差、主营厂商供应链的主动变化仍致我国计算机订单产能加速调整,重构全球计算机产能布局。在二季度主营外资厂商已大量暂停中国工厂对美出口后,我国计算机产能在全球占比已有下滑,同时推动了越南、泰国等国产能与出口份额的扩张。此前已有多家主营品牌厂商表示计划将对美出口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

美国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单一市场,约占全球需求的30%,其进口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订单产能的流向。上半年越南在美进口中的份额明显提升,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上半年美国自越南进口笔记本电脑(含平板电脑)同比增长136.2%至2549.7万台,越南以49.9%的份额成为美笔记本电脑最大进口来源国。同期,自我国进口同比下降46.8%至1888.5万台,份额降至37%。其中,6月美国自我国进口笔记本电脑同比下降84.8%至97.9万台,降至近17年以来最低数量,同期自越南进口同比增长241.8%至691万台的月度最高值,自泰国进口同比增长1327.2%至113.4万台,首次超过100万台大关。我国在美国6月当月进口中的份额已降至9.8%的最低值,而越南、泰国的份额已升至69.5%、11.4%,均超越我国。


2


我国计算机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情况

(一)我计算机产品对美出口明显下降,东盟市场表现突出

按出口额统计口径,上半年美国、中国香港、荷兰、日本、德国仍为我计算机产品前五大出口市场,我国出口结构保持稳定,且对除美国外的主要市场出口普遍增长。美国依旧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2.3%至180.8亿美元,为我国2009年以来的上半年最低值,占我国份额降至18.5%,上年同期为24.2%。主营外资品牌厂商在我国主要由台资代工厂制造出口,美国对全球各主要生产国施行的“对等关税”措施,再结合此前贸易摩擦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主营外资品牌商加速调整其在我国的对美代工订单产能。

此外,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相较发达国家的增长表现更为突出,东盟已成为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的重要增量。上半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对东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6.5%至111.8亿美元,增速明显大于总体,在我国出口中的份额提升至11.4%,其中对越南、泰国的出口更是有40%以上的同比增长。

图5.jpg

(二)主营厂商订单产能调整仍在进行中

全球计算机产业高度成熟、分工细化且集中度高。在近年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伴随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化,外资品牌厂商引导台资代工厂将其订单产能在各主要生产国间的调整仍在进行中,对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持续构成压力。

越南近年积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流入,正成长为全球计算机产品重要的制造出口基地,主营外资品牌厂商推动台资代工厂在越南逐步投资设厂。据越南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越南出口计算机类产品同比增长40%至476.9亿美元,已连续24个月同比增长。当前越南出口美国产品的关税为20%,存在潜在的关税优势。据前文所述,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自越南的笔记本电脑进口量快速增长,越南明显承接了各厂商自我国调整的部分整机产能。但我国计算机产业链供应链高度成熟,越南仍需一定时间才可形成完备的产业供应生态,短期自我国进口计算机零部件的需求依然迫切。上半年我国对越南计算机零部件出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47.5%。

图6.jpg

印度为推动本土制造、扩大以计算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近年推出多项政策实践,其中激励计划(PLI)2.0、印度电子元件制造计划(ECMS)将激励范围从手机扩大到在其本土生产的个人电脑(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服务器等计算机产品,同时推动电子元件投资、提升供应链完整度,计算机主营厂商积极筹备在印投资扩产。但印度制造业同样面临着配套产业不完备、基础设施不足、供应链物流成本高和电力限制等挑战,结合美国“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我国计算机订单产能向印度的转移进度相对缓慢。

泰国近年开始承接部分订单产能,虽然规模尚小,但随着主营代工厂在当地的投资布局,预计泰国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出口将快速攀升。


3


2025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预计承压下降

美国频繁变化的关税政策带动各厂商加急备货,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全球PC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1%至2.74亿台。作为全球计算机产品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全球出货增长支撑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水平。不过,美国对全球主要生产国的“对等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措施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加速计算机订单产能在全球的调配变化。此外,结合被关税成本抬高的整机价格将削弱市场需求,阻碍设备更新引致低迷的消费前景,会在长期影响我国出口水平。综上分析,2025年我计算机产品出口预计承压下降。

(执笔:中国机电商会电子信息分会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