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出海领航NaviStar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NzcxODA1MA==&mid=2247490973&idx=1&sn=8aecf4028a5e00cec8f3350f86037f50
2025年全球环境风高浪急。美国开启“特朗普2.0时代”,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结束的曙光乍现,但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面临更多结构性挑战,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展放缓。一些西方大国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在部分关键领域实行“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政策。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制造企业再次展现了十足的勇气与韧性:大批企业奔赴海外开拓市场;众多企业走出国内舒适区,克服诸多困难,搏击全球市场;一些企业为了打破贸易壁垒,毅然奔赴海外建立工厂、深度融入本地产业链......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北京出海领航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连续第三年联合发起《百家中国制造企业年度出海调查》活动,面向优质的中国制造企业,对2024的海外业务进行回顾和盘点,对2025以及更长远的走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对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成长与不足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行业集中
工程机械(42.67%)、冶金矿产装备(9.33%)、新能源动力设备(8%)和汽车制造产业链企业(6.67%)构成第一梯队 长尾特征
20余个行业占比均低于5%,涵盖电力装备、水泵制造、轨道交通、环保设备、激光设备、医疗包装设备、融资租赁等新兴领域
底座广泛
年营收10亿以下企业占比36%(主力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反映中小企业出海参与度活跃化 腰部坚实
年营收10-50亿(20%)与50-100亿(13%)企业合计33%,显示中型企业规模化出海 头部领先
年营收100亿以上企业占比31%(19%+8%+4%),印证超大型企业引领出海趋势
长期深耕者
10年以上海外经验的企业占比62%(10-20年31% + 20年以上31%),表明中国制造出海并非短期热潮,而是长期战略布局。 持续出海派 具备3-10年海外市场拓展经验的企业占比为20%,这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长期的海外积累 新生代力量
3年以下企业占比19%,反映新势力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
规模化军团(100人以上)
占比32%(10%+8%+4%),头部企业的国际化人才数量明显占优 精干型组织(10-100人) 占比为49%(19%+30%), 成为受访企业海外业务组织的主流团队规模; 轻量化战队(10人以下)
占比19%,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人才队伍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轻资产模式:
重资产布局:
长尾模式:
聚焦型
适中型
广域型
从0到1
从1到10
从10到100
从100到1000
国际业务成熟型企业
24%的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50%,这部分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国内,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国际业务中坚型企业
国际业务成长型企业 海外收入占比处于10%-30%区间的企业占比为22.67%,海外业务占比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国际业务破局型企业 32%的企业海外占比不足10%,企业仍处于国际化试水和破局阶段
高增长阵营(增速>30%)
合计28%(10.67%+8%+9.33%),这部分企业展现超强增长能力和韧性,国际化业务取得明显突破; 主力增长带(增速10%-30%)
占比30.67%,这部分企业海外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业务停滞区(增速0-10%)
占比34.66%,显示部分企业海外业务缺乏增长动力,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低增长或者业务停滞的根本原因,进而找到改进对策 业务衰退区(负增长) 占比为6.67%,暴露少部分企业面临海外业务战略失效风险(如市场选择失误、业务模式不适用海外市场、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或者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
第一梯队
东南亚(52%)凭借RCEP政策红利和地理邻近优势,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核心枢纽。 俄罗斯(48%)
虽然面临重重挑战,但中国企业增长明显。 中东(32%)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装备(光伏/储能)和基建需求激增。 第二梯队
北美洲(28%)、欧洲(28%)、非洲(28%)占比持平,北美占比下降,欧洲持平,非洲占比明显上升 第三梯队
拉美(15%)、中亚(16%)增速显著,在中国企业海外区域多元化背景之下,增长潜力值得关注